
说到约旦之美,归根结底,我想还是在于它的包容与开放。
中东的美,有一半在约旦。约旦的美,全在古罗马之前。 而要看古罗马之前的美,则需要今天开明化、世俗化的、和平的约旦。 1
与以色列的窄门的“严厉”相比,这里是宽容的落地签。 然后是顺利的驶向首都安曼的大巴。90公里的路程,从约旦河谷迅速地盘旋到了山脊上之,便大多阿拉伯高原上行驶了。 相对落后的路况与路两旁的建筑,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约旦与高科技立国的以色列之间的差距,完全在两个时代。 作为领土较小的国家,它只有广东省一半大。作为富得只会流(石)油的中东,约旦却是一个不但不流油还严重缺水的国家。 旅游业,在约旦具有着支柱地位。这一点,如果用泰国和它类比,倒可能有几分恰当了。 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约旦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不断征服的历史。 上可追溯到古老的纳巴特王国,它由纳巴泰人所建,先后为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所统治,并最终被罗马彻底灭亡。 随后成为7世纪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又在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纳入版图。 直到一战后,约旦在英国殖民者管理下,从巴勒斯坦中被人为分割,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 1946年5月25日,约旦获得独立,哈希姆王族后裔阿卜杜拉登基为王,后称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什么是哈希姆? 说到这个,就必须说说阿拉伯半岛的三大贵族,一个是汉志的哈希姆家族,另外两个是内志的拉希德家族和沙特家族。 哈希姆家族,在阿拉伯人心目中可谓皇室正统一样的地位。原因是伊斯兰教创立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哈希姆家族子嗣。 在奥斯曼帝国崩溃期间,英国人扶持了原本在麦加圣地的汉志地区的哈希姆家族崛起。 期望建立统一阿拉伯帝国的族长侯赛因三子,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一门三王:叙利亚、约旦、伊拉克。 然而好景不长,帝国主义本就对殖民地国家有着“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传统。 叙利亚迅速被英国人出卖给法国人分割,国王费舍尔而遭到驱逐。 倒霉的费舍尔被英国人换到伊拉克还是未站稳脚跟,1958年被前苏联支持的政变推翻了。 再说内志地区最强大拉希德家族呢,原本一直依附于奥斯曼帝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帮助下赶走了沙特家族,控制了整个内志。 2
这个历史,最核心的甚至也不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相应圣迹,而是更早的古罗马及古罗马征服之前的遗迹了。
杰拉什古城,正是这样的卓绝代表。 从关口到安曼的途中大约过半的地方山坡之间,杰拉什古城就躺在现代的杰拉什城市中心。 在杰拉什城中心,此行第一餐正宗的阿拉伯午餐之后,我们驱几分钟便抵达了古城遗址。 辉煌的帝国历史与未见得发达的现代城市之间,只有隔离的铁栅栏,甚至连一墙之隔都谈不上。 公元前1600年杰拉什就有人居住生息,杰拉什始建于希腊统治时期。 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之后,杰拉什才逐渐按照罗马建筑风格发展,建起许多神殿、庙宇。
作为底卡波利十城联盟(Decapolis league)的一部分,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哈德良凯旋门、耸立于山顶的宙斯神庙、气势恢弘的月神阿耳忒弥斯神庙、古希腊竞技场、富丽堂皇的椭圆形广场、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组成的列柱大街。 游荡于巨大的罗马广场,再拾步于宽敞列柱大街,仰望着各处巨大的石柱与神庙,愰忽间你真的穿越到了罗马。
公元3世纪初叶,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一蹶不振。以后又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又经几度盛衰。
公元8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兴起定都巴格达,杰拉什几次强烈地震许多建筑毁于一旦。公元9世纪,具有悠久历史的杰拉什销声匿迹。 只有站于山岗上放眼远望,你才会发现,现代与历史之间,刹那千年…… 有一些思考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竞技场里卖艺的乐队、废墟上的小贩、以及残存的拱门上2个发呆的人……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民族,在征服与被征服之间,是什么铸就了历史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魄的不同? 也许,这就是所谓失落的文明吧。 带着这些疑惑,在古城的落日中作别,我们驱车继续前往首都安曼。 那里是约旦最现代的都城,而都城中同样有一座古老的遗址——城堡山。 也许,慢慢绘补的认知地图中,我会进一步体验和发现些什么……21日一早,从加利利海南边地处约旦河谷内的 “约旦河/谢赫侯赛因边境口岸”出入境,坐摆渡车穿过隔离区便到了约旦。
冠着千年家族称号的国度,冠着犹太人古老美誉的迦南美地,约旦却是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周遭列强狼顾虎视之地。
是以哈希姆家族,在中东扮演了着微妙平衡的角色,务必如履薄冰、自强不惜了。
这个最古老的、诞生了伊斯兰先知的家族,约旦在其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的治下让人产生敬意。
约旦在中东是最亲美、亲以的国家,所以是中东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美国之间的桥梁,也是整个中东阿拉伯国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因而一有战争,难民就会往约旦逃。
约旦全国人口650万,其中150万是伊拉克难民,50万是利比亚难民,在非难民中又有大量的巴勒斯坦人,而真正的约旦本国人其实很少,这导致巴勒斯坦人常常以第二主人自居。(网摘)
内忧外患、自强不息。
外交上,约旦在结束与以色列敌对之后,不但赢得了经济上的和平发展,也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行走的与以色列携手的“迦南美地”旅游业生态链条。
穿越百年中东,我们的并非为了阿拉伯这近百年让人扼腕的各种纷乱而来。真正让我们感兴趣的、也是约旦赖以吸引游客的,这块土地更早的灿烂历史。
公元4世纪,约旦完全是一个属于罗马人的世界。
千年过后,物是人非,但在它血脉里却仍流淌着古罗马的印记,被称为“中东庞培”、“罗马之外的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