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带上知识的旅行,犹如不带钱去逛街,入宝山也只能空手而归。”
6月19日成都出发,一路风雨兼程,先后在国道318、川藏中线、国道317交替辗转,27日我们终于抵达日光之城拉萨。
我曾经说过:““不带上知识的旅行,犹如不带钱去逛街,入宝山也只能空手而归。”
停留在重庆老乡老陈开的8844客栈2天了,静下心来开始盘点这一种行程:访过的藏地名刹、走过秘境风光、翻越的雄奇山脉,如果不作梳理,脑袋便完全是一片茫然。
老陈的客栈书架上,正有着两本高校教科学《西藏地方古代史》、《西藏地方近代史》。匆匆一瞥,倒是对西藏有了一个相对粗浅的纵线脉落。
在这身心灵整合、新世纪运动滥觞的时代,内地对于藏区除了旅游好奇的热衷,藏地佛教向内地输出的各种活佛、上师,也是成为一种热门甚至“时尚”。
然而越来越多的汉人稀里糊涂赶时髦,拜个活佛赐个藏族名字叫“卓玛”、“扎西”什么的,又真心有几个人对于繁琐驳杂的藏传佛教有一些相对清晰正确的认知呢?
反正我是晕的!
一路走过来访问过的各种藏传佛教寺庙,完全就是一团浆糊呵。
是此,梳理出一张自我旅行中渐次完整的认知地图,将一路见识的点滴系统化,体系化变得极为重要了。
措卡湖与噶举派
19日,我们从雅江出发,既非国道317,也非国道318,径直走入了川藏中线一条穿越迷宫一样的隧道群公路,到来了雅砻江畔的甘孜新龙县峡谷深处的麻日乡。
从麻日乡后山,一路蜿蜒的单车道小公路盘旋而上十多分钟,我们车行至目的地山下约二三百米的村子里。
人间四月即是芳菲尽,但在这里山间开阔的村子却菜花盛开。
因为翻修公路,我们只能将车停在藏家,改乘当地藏民的摩托而上。遥望上去只见高耸的山峰,你完全想不到那山巅之下的某一个洼地之处,竟有一处极致的秘密所在。
这里,正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重要的目的地——措卡湖。一个极为小众的、但却于藏传佛教隐居着众多活佛的地方。
在离措卡湖还有大约200下方的一块开阔草坪处,一座极好风景的藏家休闲山庄,我们将自己安顿下来。
然而拾步向上,终抵达了神秘而美丽的措卡湖畔。这里,海拔3800米。
一排白塔如护法伫立。
措卡者,藏语意为乱石丛中的黑色海水也。
山峰之下,陡谷之上,一汪精致宁静的湖水,静躺于此。环水四周,是高高错落、红顶白墙的措卡寺院建筑。
一尊佛像面向湖面和山壁的方向。
湖水清透,鱼翔浅底。这里的鱼儿,由信徒们放生,毫无天敌,也全无避人的意思。
传说:很久以前,这地方极度缺水,许多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不得不挥泪辞别故土,背井离乡到其他地方去安家,其间受尽折磨。天神看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艰难,派两个大力神背水到此帮助缓解缺水的状况。当个大力神背着水来到半山腰时,其中一个实在太累了,便将皮口袋放下,准备将水放置于此,另一个连忙说”麻日”(藏语意为”不是”),两人又继续往山上走,到了山顶,他们发现四周地势开阔平坦,前后左右又无障碍,便决定将水放在了快到山顶的一块坪地上,于是便有了一个方圆十余亩的淡水湖,这里也因此得名”麻日”。
从此,”麻日”湖水养育着麻日乡一条沟里的芸芸众生,虽历经岁月苍桑,湖水仍如当年天神放水时一般清澈透亮,丝毫不见减少。
1358年,藏传佛教传人普巴登孜在湖边建起一噶举派寺庙,取名措卡寺(措为湖,卡为边,意为湖边寺),其后,群众习惯地改称这个湖为——措卡湖。
在湖畔呆到天色将近,日落时分。我们返回到了山庄。
简陋的晚餐正在进行时,一场云雾飘来,瓢泼大雨之后,久未重逢的彩虹出现了!
这一刻,你也可以成为身后有彩虹的人。
如此胜景,活佛却是我们没能见到。然而关于措卡寺相关的噶举派随后的知识却应该展开了。
噶举派,可以说是藏传佛教中很有意思的一派——
简单地说,噶举派就是我们经常听到谈到的“大宝法王”这一派。
它最牛逼的时代在中国的明代,由明成祖赐封他们的最高活佛(掌教者)为“大宝法王”,盛极一时。这个名号也因此一直延续至今。
噶举派,意思就是“口授传承”。该教派创始人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因他们在修法时穿白色僧裙,故又称噶举派为“白教”。
这个玛尔巴,就是藏传佛教中最早发明(或曰发现)转世方法的人。
如今我们所熟悉的达赖班禅等活佛转世规制,也都是跟他们学的。但是,达赖班禅却是另外一派叫格鲁派,后文容表。
可以说,噶举派对于转世这一套传承运作体系的贡献,也是使今天的藏传佛教真正成为藏传佛教的根本特征之一。
这一派两大流派之一的香巴噶举,曾经存在过藏区惟一的女活佛十二世多吉帕姆活佛。她所在寺庙就在西藏羊湖旁边的桑顶寺,这一次大北线之行看来得必须拜访一次了。
香巴噶举,还有产生过一个著名的藏戏始祖——汤东杰布,也是藏地一个伟大的民间建筑师。
噶举派在明代虽然牛逼,到了清朝却明显衰落了。
原因很简单,17世纪支持格鲁派的固始汗,推翻支持噶举派的藏巴法的噶玛王国,格鲁派自此取得了统治地位。加上满清各帝统治需要而对于达赖、班禅的赐封,更加强了格鲁派的地位。
好了。背景知识嗑到这里。明儿跟你们聊个一直不牛逼,却一直很牛逼的教派。它正好是我此次藏地旅行的藏传佛教胜地的第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