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兹德,真是太神奇了。

火一般的拜火教圣地,迷一般的光明之神奥义!

在亚兹德,我没有找到小昭,我找到了查拉斯图拉!

/03

30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最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金庸笔记的波斯小昭了。于我印象中最经典的,当属邱淑贞扮演的版本。

如今,我们终于来到了奉她为圣女的明教总坛故土了。只有到了这里,才明白其实邱淑贞的小昭扮相,相比起近距离接触到小昭的同乡们看来,其实距离不是一点点。

国伟兄镜头下的波斯美女们,我以为最有小昭气儿的,就是这一张了。

其实,文学创作与历史史实一对照,这就是鬼扯。于我们旅行漫游,也就权当一乐罢。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
吉藏凶,凶藏吉。
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
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古往今来,尽须如此,
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
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金庸《倚天屠龙记》小昭唱曲(辛晓琪背景曲改编于此)

昨儿抵达亚兹德已经较晚,我们直接入住了当地一家波斯古宅改制的酒店,说是酒店倒更像是一间民宿。

房间设施与尺寸都比较窘迫,不过没有办法,由于伊朗新年的原因,这座原本不大的古城,最好的酒店已经早在半年前就被伊朗国内自己的游客们订了。

既然是造访古城,也就随遇而安,体验体验了。


亚兹德位于伊朗中北部,靠近卡维尔沙漠正南方区域的绿洲城市。据说这里是人类最古老的居住地之之一,有着7000年以上的历史。

最重要的是,亚兹德深入古代伊朗腹地,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又是伊朗本土宗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最大中心。

难怪,与气候宜人的德黑兰与设拉子相比,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火热。

严苛的环境与偏远的位置,使亚兹德远离战乱,幸免于历代多次征战与杀伐破坏,因而保存了完整的历史风貌与传统。即使是蒙古铁骑横扫的时候,亚兹德也因为领导者的英明决策而免于毁灭。

一大早,我们便驱车前往亚兹德南郊仅存的拜火教天葬遗址——寂静塔与埋骨井。

说是遗迹,最主要的是因为伊斯兰教的持续逼迫使大数人波斯人改信了伊斯兰教,而拜火教残存的微弱势力,也不得不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将这仅存的天葬死亡仪礼强行改为了土葬。

根据拜火教传统,他们认为死人的尸体是不干净的,土葬有违圣洁。所以主张天葬。寂静塔,说白了就是一个天葬台。等到尸体被秃鹫等鸟类啄食干净后,剩余的骨头就入在寂静塔中央的永久性埋骨井里。

亚兹德的寂静塔有2个,分别在两个距离2、300米的小山岗上,远观就是一个土型砖砌的转型建筑。我们信步搭级而上,台阶很小,也是为了方便专门的葬职人员将尸体抬上寂静塔内。

亡者的亲属,理论上是不可以随便进入到寂静塔的。当然,现如今作为遗迹观光的寂静塔,我们的前往自然是百无禁忌了。

5分钟便可步行到寂静塔墙的门口。回头望向山下,是我们刚刚经过的古老的司职人员的住宿地,以及一块被专门围绕起来的白色墓碑林立的土葬墓地。那是拜火教人被迫改变墓葬习惯后专属地盘。

Sara说这些过去这些专职人员其实社会地位低下,不为只能是世代相传,命运很悲惨。

远处望去,亚兹德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大,却也在逐渐侵食着靠近这片曾经的死亡禁地。

入得寂静塔,原本在山坡上交谈的我们,全部都肃然了。静静地绕场转了一圈,向中间的埋骨井里看去,Sara低声说了一句:你可以看到井里还有残留的白骨。

稍倾,我们一行人默默地返回。

古入今来,死亡是严肃的话题,而死亡的仪礼更是神圣的。然而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在强权面前,它被另一种赋予神圣的文化彻底改变。

现如今全世界,举行天葬的仪礼,只剩下中国西藏的天葬一宗了。

拜火教,在空前强大的阿契美尼亚王朝大流士一世的帝国时代曾被定为国教,也可以说是基督教诞生之前,对人类文明影响幅度最大的宗教。名字传入中国,被翻译为拗口的琐罗亚斯德教,古人则称为“祅(Xian)教”。

在历史上,拜火教因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存在而广为传播,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是佛教的第一批弟子中也有拜火教徒。

至于说前述金庸笔下的那个明教,拜火教跟它更是基本没啥关系。历史上真实的明教,其实是拜火教的“转基因”分支摩尼教东迁而来,也就是因为其有一定的“邪”性,在波斯本土就早已被统治者给灭了,才从西域传进中土大唐。

在随后的年代中,摩尼教与中国本土的怪力乱神多神崇拜杂交,变成神不神鬼不鬼的东西,显得更为邪性。

等到小昭当圣女的年代,已经是中国的元末、明初时代了。所谓明教,就是一股惑民乱众,借以造反的理念力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道地的邪教,也就是金庸笔下的“魔教”了。朱元璋借着它的力量得了天下,甚至打了“明”朝国号,随后却毫不留情地将这股子力量灭入地下了。

至于拜火教本身,则在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伊斯兰哈里发征服后,持续追击打压,到11世纪基本清理干净了。

残存势力持续东迁,到了今天这个沙漠边缘的亚兹德与另一个城市喀曼,更多的信徒则远避到了印度。

今天的伊朗尽管还有2、30万拜火教信徒,他们的标志性圣地——圣火庙,在整个伊朗境内却只有一座了。

不用说,它在亚兹德。在离开寂静塔后,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正是这里。

当我们到达圣火庙时,正是接近中午时分,烈日当顶,日晒强烈,然而丝毫没有影响到或游客、或信徒的众多。

圣火庙规模远比我们想像的规模小气。进得圣火庙内,其主殿前一个不大的水池,而殿内供有着从公元470年至今绵延千余年不熄的圣火。

为了一睹圣火,我们一行人顶着烈日,排着长队近整整一个不小时……这可能是我们此行最艰苦的时刻了。

当我们终于在摩肩接踵人流中终于隔着玻璃,眼见了一眼内殿里的圣火时,竟然有着一种莫明的兴奋,仿佛光明与幸运贯满全身。

一群奢游惯了的理性豪客,能如此苦逼的做到这一点,也足见人类如飞蛾般“惟光明故”的魅力了。

真是圣火犹存,小昭何在乎?

出得圣火庙,再次留影以誌!

行程中闲来翻阅攻略,我赫然发现由于翻译的不同,原来传说拜火教的创始人叫查拉斯图拉,这就是著名的狂人尼采的经典大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里面的那个第一人称主人翁呵!

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我以这部著作给人类以空前伟大的赠礼,这本书的声音将响彻千古。

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迈的书,是山顶雄风最真实的书——整个现象以及人类都远在它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邃的书。

它从最丰富的真理中产生,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行。

——尼采

难道尼采真是受到天启,在宣布“上帝已死!”的同时,竟是创始教主查拉斯图拉穿越附体,以发表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

不行,回家重新读读这本已经近20年未认真复读的神作去!

你说,你相信查拉图斯特拉?但查拉图斯特拉又怎样?你们是我的信仰者——但所有的信仰者又怎样?你还没有找寻你自己:你只找到我。所有的信仰者都是这样,如是所有的信仰成就渺小。”(尼采)

亚兹德,真是太神奇了。

火一般的拜火教圣地,谜一般的光明之神奥义!

以至于,这一整天的的思绪,我开始忽略亚兹德阿米尔乔赫马克广场、多特莱阿巴德花园这样一些其他重要的景点。

或许是对伊斯兰风的审美疲劳,或者是对于拜火教的更为亲近?答案不得而知。

在亚兹德,我没有找到小昭,我找到了查拉斯图拉!

天问4.2日晚补记于卡尚Negarestan Hotel

喜欢
分享
or

发布者:天問

创业、运动、读书、远行! 环球背包客,极客,悠托邦私域创办人。 USANA葆婴钻石经销商

留下评论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了解 走哇!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

退出移动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