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住三晚,盘桓2日。
作为首都的德黑兰,尽管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作为都城却只有二百多年简单发展史。这就注定了它更多被赋予了现代历史发展标识的意义,而非真正的波斯帝国历史见证。
所幸,在伊朗革命之前的巴列维王朝,有着曾经非常世俗化开放的年代。据说,正是当年的王后在德黑兰主持并建立了大量的博物馆。
因此,在德黑兰的2天,除了感受到严肃的公共环境,最有意义的就是厚重的历史博物,以及最鲜活真实的民众生活表达。
/03
25
25日,正式展开在伊朗之旅的第一天。
一如到北京必到天安门广场,但凡来伊朗来德黑兰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德黑兰西部Azadi Ave尽头著名的自由广场。
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类似,自由广场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倒Y型建筑。
它是1971年为了纪念第一个波斯王朝2500年历史而建立的。现代风的建筑结构基础上,又融入了伊朗传统特色的iwan式拱门!
1979年革命以来,这里爆发过无数次游行示威与抗议!
作为一种帝国符号,我们知道广场总是带有一种政治上的特别意义!自由广场也不例外,这里是现代伊朗人的荣耀与坎坷,愤怒与抗争之地!
伊朗新年假日之际的自由广场,游客并不多见,除了我们还有来自伊朗各个地方的游客。他们似乎见到我们比我们更好奇和兴奋!
一个母亲居然主动要求她的四五岁的小女儿和我们合影!
见我全身户外服装和游客打扮,另一个帅小伙也来邀请一起合影,并帮他以自由纪念碑为背景留影。
在我们一行十几人镜头举处,也并无可刻意的拒绝与不安。
伊朗,政教合一保守面具下的热情可见一斑。
伊朗人在这以自由为名的自由广场、自由纪念碑演绎了他们内心自由的真相。
德黑兰必去的博物馆,首当其冲就是国家博物馆。
这是一幢由法国人设计,样子低调的萨桑王朝元素的现代建筑。在导游Sara带领下,我们选择性的参观了一些著名的展品,也只能说蜻蜓点水般去感受了。
尽管波斯文一窍不通,英文晦涩难懂,展品中那些从上万年前到数千年前,从石器时代到饮酒储物陶器,再到纯黄金华丽酒器,以及各个时期不明究里的人物壁画与雕塑……
我们还是感受到了Sara讲述他们时骨子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国家博物馆旁边还有一座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其展出内容主要是波斯被阿拉伯征服后伊斯兰化后的历史部分。
也许是骄傲的波斯文明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其本色的文明不再荣光,我们并没有被推荐前往,查询到的各种攻略上也都说它乏善可陈!
从拜火教到伊斯兰教数千年洗礼,辉煌的波斯文明孕育了热情似火的现代伊朗人!
除了国家博物馆,隶属于伊朗央行的国家珠宝博物馆,才是另一个必去的重中之重!
Sara说:我们是幸运的!
国家珠宝博物馆经常是限制性展览,每周仅限于14:00~16:30之间参观,并且人流众多,所以短暂停留的游客很难参观到!
安检极其严苛,所有的背包、相机、手机乃至拍照手表,都不允许携带进入!
午餐后,2点准时我们来到参观珠宝博物馆,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龙!
首先进入的是央行建筑旁边的办公建筑,在荷枪实弹的安全人员严苛的注视下存包、安检,再从附建筑步入央行主建筑,分批次向地下一层金库鱼贯而行,而且参观只允许不超过15分钟。
穿过厚大几英尺的金库窄门,这里灯光低调而幽暗!不知道是不是害怕灯光明亮引发人们狂热与迷乱……
与手册的精心拍摄相比,昏暗的灯光下这些惊世骇俗的珠宝并没有那么璀璨夺目。然而我的眼中只有“大”……
这里的藏品大多来自波斯史上最强大的第三个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横扫欧洲,征服印度与奥斯曼帝国时的战利品。(由于不能拍摄,这里图片只能网上找来给看官们看看了)
在多次与英国、印度的战争中,这些重要珠宝广受觊觎,几经洗劫易主。最终在恺加王朝和巴列维王朝期间重新收集成为现代的规模。
据说,如果曾有人说其他哪里的珠宝博物馆价值连城的话,那么这里的一件珠宝,就可以价值一座珠宝博物馆!因此,他不是一座简单的珠宝博物馆,而是作为伊朗的国家财政储备!
Sara说,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绿松石,世界上最大粉红色宝石海之光,还有镶满珠宝的皇家的王冠、孔雀宝座、完全用宝石镶砌而成的地球仪……
这些,在我这个外行眼里,只知道它们真的“大”而且“多”,大到到让我咂舌,又多到让我眼花缭乱!
我的天!
逛完最赋盛名的二大博物馆,我们准备前往当地人家中去作客,以深度体验伊朗人民真实的生活。途中,我们前往打卡除自由纪念塔之外德黑兰最富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另一个建筑——前美国大使馆。
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这里策划了臭名昭著的政变,并操控巴列维王朝沙阿。
尽管巴列维王室刻意进行亲西方的开明的政治改革即“白色革命”,但王室政权本身的腐败却引发了社会各方强烈不满。学生们希望改革加速,虔诚的穆斯林希望暂停改革。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原教旨主义兴起并成功在1979年发动“革命”,建立了现在的伊斯兰共和国。美国大使馆52名人员被扣留作为人质长达444天。
从此,伊美两国政权成为绝对的仇人!
我们在大使馆建筑前拍照,并观摩其围墙上特有的反美涂鸦。自由女神像在这里被描述成为撒旦的形象。
我们看到的另一幅宣传画上,将以色列和美国面对面画在一起,肚里怀着极端恐怖主义者的胎儿。似乎是在喻意着今天中东乃至全球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是美国霸权和以色列复国主义造成的恶果!
Sara不停地强调并告诉我们,这是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对于他们老百姓,该过的日子还得过。他们完全不仇视任何一个美国人,也热情的欢迎并愿意和前来伊朗旅行的美国人成为朋友。
相对于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开放,作女性他们是欢迎的。因为至少出门不用那么麻烦,也不用担心“宗教警察”不停地检查和盘问她们时而忘记包起来的头发!
夜色之下,我们到了德黑兰北部地区相对富裕且开放的区域当地居民家中做客!
因为伊斯兰新年,家中老人已返乡,热情好客、幽默风趣的哥哥和两个妹妹专程赶回市区招待我们!
精心准备的欢迎糖果糕点与红茶,丰盛而特色的伊朗晚餐,刻意下载的中文戏曲与音乐,以及时不时经过Google网页翻译的现场交流,加上纯属家庭的内部歌舞表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伊朗人民好客热情的一面。
在家里,女主人们都从容地不再包头巾,我们的女队友们也卸下了包裹一天的“护具”。邻居家来串门的一位女士,更是一身时尚性感的齐膝连衣裙打扮!
这一刻,他们都恢复到了最为世俗的一面。
为了他们的“安全”,Sara特意提醒我们,席间仅面向家人的歌舞,面对异族男性的表演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不让也不适合拍照!
我想,这便是最真实的伊朗。
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在严肃的政教合一举国体制面纱下,不乏开放与抗争,追求世俗自由与幸福的真相。
26日于德黑兰Espinas Palace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