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普世价值的阅读--访重庆出版社书店与二访西西弗

下午准备去西西弗,顺路先去袁家岗的重庆出版社书店。
也是许久没去了,发现那里也扩大了面积,改了装修,有了茶座。如果你愿意,大可以取下架上的经典,坐在那一个下午。

边上一个打折旧书专柜,看了一下,发现三本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领域的“黑皮书系列”:《疼痛:无人想要的礼物》、《恶: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生死之歌》。哈!六五折,品相不错,相当于在线购买了。三本书三个主题:疼痛的心理学机制研究,人性的恶的研究,与死亡、临终关怀。

转到人文史哲的新书架前,发现出版社的书架,其实又或不一样。多涉及政治学、社会学领域的书,尤其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书很多。
大凡带有中央二字的机构,在中国或者都比较有官獠背景,或者直接就是为官獠服务。关于这家出版社,官方网站的说法是: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9月,是隶属于中央编译局的中央级社会科学专业出版社,主要翻译介绍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最新作品。

架上这个“中央社”的书,着实对我颇有诱惑力。最夺目的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转型》等书。
我想这个诱惑,或许是来源于最近阅读量的增加,而这个增加又主要是涉及社会学、思想史的原因吧。

本届政府“新政”施政特色的亲民性与温和性,使得除了互联网上大量的民主与启蒙思潮言论的翻新炒冷饭外,也正在引导着上一届知识份子随着官方的改革成果,而演变高唱新一轮的渐进改良思潮。而新一届如我辈的知识份子们,则在这上一届精英们的话语权引导下,开始尝试着更务实客观,更积极乐观地延续着人文主义关怀与匹夫有责的传统。
尽管,有些禁区如三“T”,至今仍然是不容许你有丝毫的涉入与宣扬的。

辗转于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书面前,如果你打开这些关于西方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等思潮与观点的引进译著与解析著作时,你会明确地感觉到,尽管引进者与解析者依然在用着马的教义进行分析和阐释,但其口吻与分析,明显比当年大学教科书的教条式窒梏,更尊重客观事实、更中肯和宽容开放得多。
这,似乎与目前正在运转着的国家暴力机器的行为比较而言,算是温和、宽容亦或是开放、民主得多。
这或者,是新世纪的启蒙征兆?

改革开放今年正好30年了。虽然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阵痛与不愉快,但毕竟政府、党、国家三位一体地与人民进行了通力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务实的成果。也至少能够给到了如的冉云飞先生这一代青年作家、学者去疑“国富民强”与“民强国富”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民主的物质基础。
30年来,曾经的官方信仰,在越来越不具备普世价值的情况下,全中国人似乎都成为了经济动物,更务实地走着官方改革派政治哲学指导下的现实行为。

然而,信仰危机上的民族是危险的。可以想像,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自然的带动着宗教思想、国学的复兴与西方思潮的再次大量引进,而互联网的全民化与信息对称乃至过剩,都带来了全世界思潮趋同、妥协、谅解上的高度透明。
新一代知识份子与精英主义者,在拼命捞金的同时,精神空虚的填补欲,社会启蒙的优越感与责任感,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统一,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泻与完成。

这带来一个需求与命题:如我这样的一介草根平民,善阅读者,似乎正在越来越顺应着这个大的社会环境趋势,去寻找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阅读。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于这一块,我是稚嫩甚至的极端幼稚的。在我的人生经历来说,我此前几乎从来没有关心过政治思想这一块的发展与演进,更无从关注它对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与各种历史事件的产生。

在过去的阅读中,我向来只追求个人小我的酣畅淋漓的快感,而如今,却突然有了一种特有的惶恐。一种河伯般的惶恐。

这种惶恐带来的,正是前两天写出的拙文--《朝圣西西弗》,以及今天再访再西西弗的情不自禁的脚步。

离开重庆出版社书店,到了西西弗,我再次直奔了书店最深处的人文学术区域……

留下评论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退出移动版